近日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《質量認證行業公信力建設行動方案(2024-2026年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,并于11月2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政策解讀。該方案旨在構建質量認證行業多元共建共治的長效機制,全面提升行業公信力。
《行動方案》明確了到2026年底的目標:質量認證有效性提高,行業突出問題得到治理,認證監管精準有力,認證活動合法合規,認證人員專業敬業,認證結果真實有效并得到廣泛采信,公信力評價體系逐步完善,公信力大幅提升。
為實現這一目標,《行動方案》提出了九大重點任務,包括修訂完善認證規則制度體系和行業準入政策,加強認證監管并重點打擊虛假認證,強化認證機構主體責任并提升認證質量水平,加強認證從業人員專業性和誠信教育,發揮認可技術支撐作用,加強行業自律建設,強化獲證組織質量承諾,健全政府及社會各層面認證采信機制,以及發揮社會監督作用。
其中,加強認證監管是重要一環,市場監管總局將央地結合,重點打擊虛假認證等違法行為。同時,強化認證機構主體責任,打造品牌優、專業強的認證機構,提升認證結果的可靠性和權威性。此外,《行動方案》還強調了認證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和誠信教育,以及社會監督的作用,形成共建共治質量認證公信力的良好氛圍。
總的來說,《行動方案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質量認證行業將迎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改革,為建設質量強國、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未來,隨著《行動方案》的深入實施,我國質量認證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。